2020年标语
信息发布者:
吴春城 2020-02-13 19:15:23 转载
粗俗语 | 大疫之下野蛮标语的生存逻辑点击关注👉 道学为体 科学为用 今天今天给大家分享一点有趣的内容。轻松一下心情,有利于提升阳气,增加免疫力。同时也可以引发一点思考:什么是“文明”,什么是“野蛮”,语言说了算吗?
大疫之下,各地的横幅标语纷纷走红网络。《人民日报》公号有一篇文章说:
“看看这几条标语横幅,你就明白为什么要依靠人民群众了。”
是的,乡土的标语充满智慧,人们从中读到了防控的决心和必胜的信心。
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严峻,在一些地区,当地工作人员挂上了防疫宣传标语横幅,以接地气的形式呼吁居民们做好防疫工作。看了这些标语横幅,你就明白为什么要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了。
![](https://img.nync.com/f/2020/02/13/kxv1SsuHfLltBnuc5gRX_640o.jpg)
“口罩还是呼吸机,您老看着二选一”
![](https://img.nync.com/f/2020/02/13/87KJnRmQfyp8hl8S1Fw8_640o.jpg)
“戴口罩总比带(戴)呼吸机好,躺家里总比躺ICU强”
![](https://img.nync.com/f/2020/02/13/9MXUIY0jillr2HfwQHR4_640o.jpg)
“省小钱不戴口罩,花大钱卧床治病”
![](https://img.nync.com/f/2020/02/13/C1FN45QTg0dyf680jtMO_640o.jpg)
“今天沾一口野味,明天(去)地府相会”
![](https://img.nync.com/f/2020/02/13/PTLEzzKmhdtSRhnToQcE_640o.jpg)
“现在请吃的饭都是鸿门宴”
![](https://img.nync.com/f/2020/02/13/1KatGfzmhnA6KAS5evkT_640o.jpg)
“带病回乡不孝儿郎,传染爹娘丧尽天良”
![](https://img.nync.com/f/2020/02/13/Qr1fvdyrfQMVe0gFj1y7_640o.jpg)
“不聚餐是为了以后还能吃饭,不串门是为了以后还有亲人”
![](https://img.nync.com/f/2020/02/13/V7rYUW8GitEfF0yVH4m6_640o.jpg)
“今天到处串门,明天肺炎上门”
![](https://img.nync.com/f/2020/02/13/fJ87aM1WgrQRMruRDIby_640o.jpg)
“出来聚会的是无耻之辈,一起打麻将的是亡命之徒”
![](https://img.nync.com/f/2020/02/13/rQixf16qgk23jt0fMITQ_640o.jpg)
“串门就是互相残杀,聚会就是自寻短见”
![](https://img.nync.com/f/2020/02/13/W2596GiVf2psGBHLBwYG_640o.jpg)
“今年过年不串门,来串门的是敌人,敌人来了不开门”
![](https://img.nync.com/f/2020/02/13/2OKdOTg0fOd9Wye4W3C9_640o.jpg)
“老实在家防感染,丈人来了也得撵”
没错,正如这篇文章所说,“这些‘土味’标语横幅,像泥石流一样‘无情’,却又十分‘硬核’,达到了防疫宣传的目的。”
但不能否认的是,其中一些标语看上去很不文明,甚至有点野蛮,这引发了人们的关注和批评。
![](https://img.nync.com/f/2020/02/13/Yztyi5qEfwQEwPkuE5uK_640o.jpg)
我们觉得,
以绝对的标准来看,
有些标语确实野蛮,
人们对这些标语的批评也是对的。
不过,如果要深究其背后的原因,
事情恐怕还不是那么简单。
中国农村的生活是复杂的,
离开农村的语境,
把原本只给本村几百人
或本乡几千人看的乡土标语
拍下照片,
放到给几亿人看的网络上,
供“文明”的城市人审判,
有些东西,
是永远无法正确解读的。
![](https://img.nync.com/f/2020/02/13/kMlEbkD6fkAk04ZOa01v_640o.jpg)
一则新闻或可给我们启发。
武汉的一位母亲来到杭州探望女儿,
母女二人均被确诊为新冠肺炎。
这对母女和她们的房东
都没有如实向社区报告情况,
造成6户邻居都被隔离。
最终,房东被处以5日行政拘留,
母女则将会在出院后
由警方进一步处理。
![](https://img.nync.com/f/2020/02/13/6SBjIgQYgjI6VD4CrAHT_640o.jpg)
这则新闻发生在城市,
一个没有野蛮标语的文明之地。
野蛮标语因何而存在?
符号学告诉我们,
当意义不在场时,
才需要符号挺身而出。
大疫之下,
各种防控知识的宣传不可谓不到位,
但我们至今也不知,
当违反报告制度和隔离制度
并引起严重后果时,
当事人需要承担的后果是什么。
是道德责任?是法律责任?
罚款吗?判刑吗?
还是像新闻中的房东那样行政拘留?
在农村,答案反而变得直截了当,
因为农村有“野蛮标语”。
城里人说不清的事情,
都被农村一句
“发烧不说的人,
都是潜伏在人民群众中的阶级敌人”
给说明白了。
![](https://img.nync.com/f/2020/02/13/xf3dp19jgD0SQr6qdaJs_640o.jpg)
我们旗帜鲜明地倡导语言文明,
反对语言暴力!
但是,这些在乡野自然生长的标语
倒逼我们思考:
不文明的符号上位了,
文明的“意义”何时才能就位?
我们期盼,大疫之下,
良好的制度文明和法律文明始终在场,
完善而有人性的惩戒规则永不缺位,
让野蛮的符号不再有出场的必要!
内容来自网络,仅作公益性分享、研讨、参考之用。
点赞
0
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相关热词搜索:
声明
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